【市场综述】
周五,1 月美国非农就业新增人口远超预期,美联储紧缩预期再次升温。美联储官员发鹰声,称利率 可能比 12 月预计峰值还高。美债收益率盘中升逾 10 个基点,2 年期收益率创三周新高,全周升逾 10 个 基点。三大美股指盘中反弹失利,集体收跌,美元指数涨超 1%创三周新高。
【全球要闻】
1. 美国 1 月非农就业人口猛增 51.7 万,大超预期,失业率 3.4%创 53 年新低,平均 时薪同比增长 4.4%,略超预期 美国 1 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 51.7 万,远超预期的 18.5 万,前值从 22.3 万修正为 26 万。失业率下降至 3.4%,创 53 年新低,低于预期的 3.6%,前值为 3.5%。平均时薪同比增长 4.4%,略高于预期的 4.3%。 劳动参与率有所上升。就业报告凸显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韧性和难降温。数据公布后,美元指数短线飙升 近 60 点,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飙升超 10 个基点。
2. 欧盟宣布开始对俄石油产品实施新的限价 欧盟宣布将从昨日开始与其他国家一起,对海运俄罗斯石油产品(如柴油和燃料油)实施新的价格上限。 柴油等更昂贵的燃料价格上限为每桶 100 美元,燃料油等低质量产品则每桶不得超过 45 美元。
3. 高盛:油价今年将回升至 100 美元/桶以上 高盛集团表示,油价今年将回升至 100 美元/桶以上,随着闲置产能耗尽,2024 年可能面临严重的供应 问题。高盛表示,由于制裁可能导致俄罗斯石油出口下降,且预计中国的需求将恢复,油价将从目前的 80 美元/桶左右升至 100 美元/桶以上。该行商品研究部门主管柯瑞表示,石油行业缺乏满足需求所需的生 产支出也将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驱动因素,到 2024 年,产能不足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。
4. “石油美元”崩塌中:印度炼厂已开始使用阿联酋货币而非美元购买俄石油 全球去美元化如火如荼。据媒体报道,四位知情人士表示,印度炼厂已经开始使用阿联酋迪拉姆,而不是 美元,支付通过迪拜贸易商购买的大部分俄罗斯石油。尽管印度不承认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,而且在任何 情况下购买俄石油可能都不会违反制裁,但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付款清算时都很谨慎,以免在无意中违反 制裁。除印度贸易商放弃美元支付之外,沙特、巴西、阿根廷均支持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石油贸易, 这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,即五十年来美元与石油的挂钩正在加速崩溃。
5. 日本央行新行长传闻开始搅动市场风暴 知情人士称,日本政府已经接触了日本央行副行长雨宫正佳,认为他可能接替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 职位。随后日本财长表示还未听闻任何有关日本央行行长候选人的消息,美元兑日元抹去此前一半涨幅。
6. 外交部就美方宣称击落中国无人飞艇发表声明 外交部就美方宣称击落中国无人飞艇发表声明。中方对美方使用武力袭击民用无人飞艇表示强烈不满和 抗议。中方经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,该飞艇属民用性质,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,完全是意外情况。中方 明确要求美方以冷静、专业、克制方式妥善处理。美国防部发言人也表示,该气球不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军 事和人身威胁。在此情况下,美方执意动用武力,明显反应过度,严重违反国际惯例。中方将坚决维护有 关企业的正当权益,同时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。
7. 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今日全面恢复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《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》,为给内地与港澳人 员往来提供更大便利,今天(2 月 6 日)零时起,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。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 入境预约通关安排,不设通关人员限额。恢复内地居民与香港、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。全面恢复通关的 首批旅客正在从香港入境内地,整体通关情况安全、有序、顺畅。
8. 社科院经济所:预计今年中国 GDP 增速约 5% 出口负增长 中国社科院经研所日前发布报告,推算中国今年 GDP 可能实现 5%左右的增长,并称受到国际需求收缩 及基数抬升影响,中国出口增速将转为负增长,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可能形成一定拖累。 报告建议,当前亟需提振微观主体的信心,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。在外需收缩的背景下,应加强逆周 期调节力度,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。可考虑适度增加赤字率,对冲外需收缩的影响,防止疫后经济内 生的修复动能因外部冲击而削弱,以有效缓解国际经济周期不同步所带来的影响。
9. 奥密克戎频现变异株 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在 3-5 月到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预测,第 2 波感染高峰可能会落在 3 至 5 月间,但这次高峰民众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,这是因患者感染的时间先后有别,再加上基础抗体的存在, 预料第 2 波感染的人数与症状,以及时间集中的幅度比第 1 次弱。
【产业信息】
1. 无锡出台全国首部车联网发展地方性法规 支持“自动驾驶”商业化运营 《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》正式颁布并将于 3 月 1 日正式施行,这也是国内首部推动车联网发展的 地方性法规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《条例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纳入道路建设工程范 畴;在应用推广和提质方面,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鼓励和支持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在智慧交通、城市管 理、行业服务等领域的率先应用;在一体化运营方面,《条例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推进建设统一的市 级车联网数据管理服务平台,保障全市范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。
2. SIA:全球 2022 年第四季度芯片销售额同比下降 14.7% 半导体产业协会(SIA)的数据显示,2022 年,全球芯片销售额从 2021 年的 5559 亿美元增长了 3.2%, 达到创纪录的 5735 亿美元。四季度芯片销售额同比下降 14.7%至 1302 亿美元,环比下降 7.7%。该协 会还表示,12 月的销售额环比减少 4.4%,至 434 亿美元。
3. 国家医保局: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针对关于建议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免费医疗的提案,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,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 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,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,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。 国家医保局表示,医保部门始终高度重视人口问题,目前已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,如溴隐亭、曲普 瑞林、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,提升了部分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。
4. 钼价创下近 17 年新高 据大宗原材料亿览网披露,1 月 30 日,钼精矿价格重回 2005 年 10 月 5450 元的高点;1 月 31 日钼精 矿价格再度上扬,单日涨幅接近 900 元/吨度,创下近 17 年新高。受涨价驱动,钼相关概念股不断走高, 金钼股份近六个交易日涨超 30%,股价逼近八年新高,吉翔股份、东方钽业、洛阳钼业、厦门钨业等跟 涨。 中信建投指出,钼下游需求大多是较高景气领域,需求前景广阔。而未来供给端无明显增量,全球钼市供 不应求的局面将延续,预计 2023 年缺口仍将达到 2 万吨以上,钼价有望继续上升。
5. 日本多地爆发禽流感 日本最大的鸡蛋产地茨城县再次爆发养鸡场禽流感。茨城县政府公布,当地最大的一家养鸡场内确认爆 发了 H5 亚型禽流感疫情,该养鸡场饲养的所有 111 万只蛋鸡将全部进行扑杀处理。到目前为止,茨城 县本次禽流感流行季已发生多起疫情,包括这一起在内,扑杀蛋鸡数量总计超过 300 万只,相当于当地 饲养蛋鸡总数的 20%。 截至昨天,本次禽流感流行季日本国内已爆发 74 起禽流感疫情,涉及日本全国一半以上的一级行政区, 扑杀禽类数量累计已超过 1300 万只。
6. 中国天然气消费首次下降,2022 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降 1.7% 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近二十年来,年度天然气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。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,2022 年 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3663 亿立方米,同比下降 1.7%。2022 年天然气和煤炭一降一升的现象凸显了 能源转型的曲折;但全球能源向更加低碳的方向转型没有动摇,天然气的市场潜力中期仍然看好。
上一篇:2月3日财经新闻
下一篇:12月26日财经新闻
返回